新闻中心

应急无人机:“锐不可当”的空中救援战士!

行业资讯 2018-08-15 16:11

  2017年08月08日,中国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伤,6人失联。相比2008年汶川地震,九寨沟地震伤亡人数明显减少,这得益于人们防震意识的提高和国家社会救援队伍救援效率的加大。然而,失踪人数依旧不为零。同时,余震随时会有,即便是经过训练的专业救援人员也可能因为随时会发生的各种事故而遇险,人力搜寻工作在危险环境并不能发挥极致。不光是地震,还有泥石流、塌方、滑坡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传统的救援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效率不高,且容易发生二次安全事故,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这说明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以传统的形式,通过灾害信息收集员或现场的武警使用雷达等设备进行收集,有一定的滞后性、区域局限性和人员安全隐患。如果有一个机械设备,无需人员到达现场,通过指挥遥控就可以深入灾害现场进行巡逻、收集和分析信息、定位人员,又能对被困人员投递救援物资,想必会成为应急救援的必备设备。无人机就是这样一个应用在应急救援领域锐不可当的坚冰利剑。

无人机应急救援

  那么无人机在应急救援领域到底能做什么那?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


  灾情侦查


  在自然灾害发生后,会出现道路受阻、危险品泄露、自然环境恶劣等复杂环境,这种情况大型侦查设备无法进入,在部分灾害区域出现火灾、二次灾害以及混合性灾害,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侦察人员进入现场的危险性较大。


  这时,可派出无人机进行现场侦察,无人机具有体积小、升空快、灵活、便捷的特点。可快速到达灾害现场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并通过无线电传输的方式将信息传输到指定地点。快速获取突发灾害现场灾情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对灾情的全面分析,也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及时调整救援策略,增加救援效率,以便做出精准且全面的救灾部署。


  人员搜救


  一般情况下,自然灾害中的受灾人员通常分布较散,需要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精准搜救。传统的便携式侦测设备需要人员或车辆携带,在灾害现场复杂的环境下搜救效率极低。无人机可以发挥机动灵活且大大范围搜寻的特点,在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部署到现场,多机集群作业,统一指挥调度,快速形成密集的搜救网络,与地面或水面搜救形成互补。同时,通过搭载热成像云台相机、生命探测仪和探照灯等特殊设备,实现黑夜、烟雾等特殊环境下的有效搜救。


  当灾情发生时,被困人员所需物资无法及时送达,对受困群众带来了生命威胁,同时也给救援队的工作效率带来极大挑战,但在灾害复杂的环境中,救援效率很难保证。面对这种情况,无人机可荷载抛投设备,对被困人员进行定点抛投救援物资和药品,利用喊话器对其情绪疏导,为救援人员的到来争取时间。


  灾后评估


  在灾难和事故发生后,无人机可以在远距离进行现场整体的影像拍摄和留存,也可近距离考察局部现场的细微状况,从而形成全方位的现场数据。不仅如此,无人机可在灾后提供实时的2D正摄图和完善的3D建模服务,用于灾情前后的对比分析,辅助灾后重建。


  二维正摄图是通过通过无人机进行实时拍摄,可以快速生成非常精细的实时正摄影像图。远程传输到指挥中心,为评估现场情况,制定救援计划,部署救灾物资等提供实时地形资料。


  灾后三维建模技术是通过多角度拍摄拍摄灾区图片,成像后传入系统,可以360度无死角展现震区全景,为救援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利用三维建模,可迅速在被毁建筑群中找到逃生通道,为被困人员寻找安全的疏散通道,也方便救援人员进行施救。


本文及图片转载网络 侵删

上一篇:无人机测绘,有你意想不到的功能
下一篇:无人机的两大趋势:智能化与行业应用程度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