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无人机系统在水利上的应用

行业资讯 2018-08-27 13:51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率高的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而引起的生存环境的恶化,又影响和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波及的范围。尤其是近年来水灾害的频繁发生,致使国家财富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目前我国已经将水旱灾害防治与监测、水资源合理分配与保护问题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工作重点。无人机系统利用航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优势,在水旱灾害防治与监测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等多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利用常规地面监测和卫星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卫星遥感的时延性和分辨率低等因素,对于灾害监测需要的分辨率高、时间要求快的需求却难以保障。而无人机作为一项空间数据获取的重要手段,具有影像实时传输、高危地区探测、成本低、高分辨率、机动灵活等优点,是卫星遥感的有力补充,也是对常规水利信息监测、突发水灾害应急监测的重要手段的补充。在水利领域采用无人机系统,可以使水利部门能及时获取灾情的信息,了解灾害的发生发展情况并及时制定相对的对策,为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帮助。


  无人机用于水利监测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主要有水利工程监测、洪涝灾害监测、干旱缺水监测、水环境污染监测、河床河道监测、内陆湖泊及水库监测和农田灌溉监测等。

无人机应用

  1无人机用于水污染监测


  2007年5月、6月江苏无锡太湖水面蓝藻大面积暴发,严重污染了无锡自来水水源,对无锡人民的饮用水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为了对蓝藻漫延情况进行全方位掌握,国家气象总局使用无人机对太湖敏感地区的一定区域范围进行连续空中拍照,取得了太湖无锡区域水面蓝藻暴发的宝贵资料,为下一步如何整治太湖蓝藻取得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2010年8月,位于吉林市永吉县经济开发区的新亚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和吉林众鑫集团库房被冲毁致使库中存放的原料桶和空桶,经温德河进入松花江。吉林环保厅在化工桶冲出的当晚连夜制定了无人机应急监测方案,在松花江哈尔滨段上游的肇源、二松口、朱顺屯三个监测站,将手工监测和自动站监测结合,监测相关数据,使无人机遥感对治理河道安全保障、清污治理提供了有力的决策结果。


  2无人机用于洪涝灾害监测


  2012年,我国洪涝台风灾害频发,长江和黄河上游干流分别出现5次和4次洪峰,三峡水库迎来建库以来最大洪水,6个强台风或台风在一个月内集中登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我国防洪减灾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完善防洪保安体系,从整体上提高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和水平,无人机在洪涝灾害监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近几年来无人机多次对洪涝灾害进行了监测,为防汛部门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洪涝灾害信息。比如在2012年6月中旬,台湾行政部门利用无人机对灾区进行监视。据当地媒体报道,无人机被派往因暴雨发生洪灾的地区进行灾情监测,并且把实时情况下搜集的资料迅速传往台湾的救援队总部,从而使得有可能对险情恶化地区采取应急措施。


  3无人机用于江湖及河道监测


  无人机以及搭载的遥感数据采集、接收和处理等软硬件,通过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技术手段的集成应用,可以对湖泊水库,河流河道的有关信息进行快速获取,为水利部门及环保部门提供方便、快捷、多角度的监控信息。


  4无人机用于冰凌应急监测


  我国黄河流域每年都要遭受冰凌的危害,这是由于黄河流经内蒙古河段,在春季河流融冰时,上游溶解的冰块流动到仍然冰封的下游河段,形成冰坝,河水壅塞,抬高水位,形成凌汛。目前,我国排除凌汛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空军轰炸机,用重型炸弹对黄河凌汛地段阻塞河道的冰坝进行破除。由于轰炸后的河段冰层大面积破裂,河道水流迅速加快,利用人工上冰探查炸弹落点十分危险。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黄河内蒙古段凌情、冰坝位置和轰炸效果,采用无人机进行应急监测,可以为排除黄河凌汛险情提供技术支持。无人机对黄河河道冰凌航拍,具有稳定性好、起降灵活、安全性高、实效性强等优势,同时利用无人机遥感影像进行凌汛险情调查与堤防病害识别,具有人力成本低,时间快,复查周期短,可以迅速发现或更新凌汛险情及堤防病害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情况等优点。如在2011年3月份,无人机在三湖河口至昭君坟河段上空的一次飞行中,获取了数百张高新影像。


  5无人机用于堰塞湖等应急监测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贮后水而形成的湖泊。很多情况下,由于地震堰塞湖堵塞了正常河道的水流,会造成堰塞湖区内的水位不断升高,水体的渗流压力会逐渐增大,并且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极其危险。比如,1933年叠溪大地震时发生了堰塞湖溃决,当时的灌县(现在的都江堰市)两岸建筑全部毁坏,死亡5000人左右。再比如在2008年的“5·12”大地震,造成了众多山体滑坡、河道堵塞,形成了多个堰塞湖,如同多个定时炸弹,时刻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


  堰塞湖大多发生在交通困难的地区,给人们进行监测带来了许多不便。由于无人机具有机动快速、使用成本低、维护操作简单等技术特点,可对堰塞湖的分布状况与动态变化等情况进行监测,为救援、及时消除隐患提供了第一手的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比如在2008年5月17日,无人机对汶川地震后山体滑坡、崩塌等导致的堰塞湖进行了拍摄。


  6展望


  无人机因其机动灵活的起降方式、低空循迹的自主飞行方式、快速响应的多数据获取能力,在水利管理上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包括水域规划、水利监测与水利管理。无人机还能完成水情监测、河道走向、水库监测、洪灾区域检查等,还能查看水毁桥梁、淹没区域等情况。无人机可以搭载高分辨率数码相机进行快速测图,也可以搭载视频采集设备,实时的采集并回传即时的影像数据,体现出分辨率高、实效性好等优势,还可以搭载合成孔径雷达设备,在云雾天气获得高清晰度图像。事实证明,无人机技术将在我国及全世界数字水利领域得到迅速而广泛的应用。


  水利信息化建设,要以多颗遥感卫星数据为基础,以机载、地面移动站和地面固定站获取的数据为补充,开展多源水利信息快速获取、处理和融合技术研究。把无人机的应用纳入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系统中,将大大提高雨情、水情、旱情和灾情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及传输的时效性,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测和预报,这对制定防洪抗旱调度方案,为决策部门准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及图片转载网络 侵删

上一篇:无人机来当“环保警察” 排污企业无处遁形
下一篇:城管无人机监控上阵 将使违法违规无处藏身